大家知道烏龜有幾種嗎?其實世界上烏龜的種類比我們想像中還要多很多喔!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些可愛又長壽的小傢伙,順便整理一些常見的品種給大家參考。
根據生物學家的分類,烏龜主要可以分成兩大類:陸龜和水龜。陸龜就是我們常說的「旱烏龜」,牠們主要生活在陸地上;水龜則包括淡水龜和海龜,這些傢伙大部分時間都待在水裡。不過現在很多人家裡養的其實是「半水棲龜」,像是巴西龜這種既喜歡游泳又需要曬太陽的品種。
說到具體的種類,光是台灣常見的寵物烏龜就有好多種。我整理了一個簡單的表格,列出幾種大家比較常看到的:
種類名稱 | 生活習性 | 特徵 | 平均壽命 |
---|---|---|---|
巴西龜 | 半水棲 | 耳朵後面有紅色斑紋 | 20-30年 |
斑龜 | 半水棲 | 背甲有放射狀花紋 | 25-35年 |
食蛇龜 | 陸棲 | 頭部呈三角形,會吃蛇 | 30-40年 |
綠蠵龜 | 海棲 | 體型大,前肢呈槳狀 | 60-80年 |
蘇卡達象龜 | 陸棲 | 體型巨大,背甲隆起 | 50-100年 |
除了這些,其實全世界還有超過300種不同的烏龜呢!像是馬達加斯加的輻射龜、加拉巴哥象龜這些都是很有名的品種。每種烏龜的生活習性和外觀都不太一樣,有些喜歡住在沙漠,有些則偏愛熱帶雨林。像我們台灣的食蛇龜就是特有種,在野外已經很少見了,所以政府有特別保護。
養烏龜當寵物其實滿有趣的,不過要記得不同品種需要的環境都不一樣。像是陸龜需要比較乾燥的環境,水龜就要準備足夠大的水池。而且烏龜的壽命都很長,在決定要養之前一定要考慮清楚,這可是十幾二十年的責任呢!
烏龜到底有幾種?常見品種一次看懂
每次去水族館看到烏龜區,總會被各種不同品種搞得眼花撩亂吧?其實烏龜的種類超級多,全球大概有超過300種,但台灣常見的寵物龜大概就那幾種。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些在台灣比較容易見到的烏龜品種,讓想養龜的新手也能快速搞懂牠們的特點!
先說說最常見的巴西龜,這種龜根本就是水族館的常駐嘉賓,價格親民又好養,背甲有明顯的黃綠色條紋,辨識度超高。不過要注意的是,巴西龜長大後體型會變大,需要足夠的空間。再來是斑龜,台灣本土品種,背甲偏黑褐色帶黃斑,個性溫和,算是比較適合新手的選擇。
如果想養特別一點的,可以考慮屋頂龜,牠們的背甲形狀像屋頂一樣高聳,看起來超有特色。還有甜甜圈龜,背甲上的圈圈花紋真的像甜甜圈一樣可愛,不過價格就比較高一點了。
下面整理一個簡單的表格,讓大家快速比較這些常見品種:
品種 | 特徵 | 成體大小 | 飼養難度 |
---|---|---|---|
巴西龜 | 黃綠色條紋背甲 | 20-30cm | 簡單 |
斑龜 | 黑褐色背甲帶黃斑 | 15-25cm | 簡單 |
屋頂龜 | 高聳背甲像屋頂 | 10-15cm | 中等 |
甜甜圈龜 | 背甲有圓形花紋 | 15-20cm | 中等 |
除了這些,其實還有很多其他品種,像鱷龜、豬鼻龜等等,但這些要嘛體型太大,要嘛飼養難度高,不太建議新手一開始就挑戰。養龜之前一定要先做好功課,了解牠們的習性和需求,才能讓這些小傢伙活得健康又快樂喔!
新手養龜必看:台灣最常見的5種寵物龜
最近越來越多台灣人開始養烏龜當寵物,比起貓狗,龜龜照顧起來相對簡單,而且壽命長很適合長期陪伴。不過你知道台灣最常見的寵物龜有哪些嗎?今天就來介紹5種最受歡迎的品種,讓想入門的新手可以快速了解牠們的特性跟飼養重點。
首先是最經典的巴西龜,這種龜在台灣水族館隨處可見,價格親民又好養,是很多人的第一隻寵物龜。不過要注意牠們長大後可以到20-30公分,需要足夠的活動空間。再來是台灣本土的柴棺龜,背甲有特殊的放射紋路很漂亮,但屬於保育類需要合法證書才能飼養。斑龜也是台灣常見品種,性格溫馴適合新手,最大特色是背甲上有明顯的黃色斑點。
龜種 | 成體大小 | 壽命 | 飼養難度 | 特殊需求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巴西龜 | 20-30cm | 20-30年 | ★★☆☆☆ | 需要較大水體 |
柴棺龜 | 15-20cm | 30年以上 | ★★★☆☆ | 需保育證書 |
斑龜 | 15-20cm | 20-25年 | ★★☆☆☆ | 需曬背區 |
豬鼻龜 | 40-50cm | 25年以上 | ★★★★☆ | 需大型水族箱 |
地圖龜 | 10-15cm | 15-20年 | ★★★☆☆ | 水質要求較高 |
豬鼻龜是這幾年越來越受歡迎的大型水龜,圓圓的鼻子超級可愛,但成體可以長到半公尺,需要準備超大的水族箱才夠牠活動。最後是地圖龜,背甲上的紋路真的像地圖一樣特別,雖然體型小巧但對水質比較敏感,建議有點經驗再飼養會比較好。每種龜的習性跟需求都不太一樣,建議新手可以先從巴西龜或斑龜開始養起,等熟悉後再挑戰其他品種。
養龜之前一定要做好功課,像是準備合適的飼養環境、了解牠們的食性跟生活習性。有些龜需要UVB燈幫助鈣質吸收,有些則對水溫很敏感,這些細節都會影響龜龜的健康狀況。另外要特別注意,台灣有些龜種是保育類動物,購買時一定要確認來源合法,千萬不要因為一時衝動就帶回家養喔!
為什麼烏龜種類這麼多?原來跟棲息地有關!你知道嗎?光是台灣就能找到好幾種不同的烏龜,像是常見的斑龜、柴棺龜,還有保育類的食蛇龜。這些烏龜之所以會演化出這麼多種類,其實跟牠們生活的環境有超~大的關係!
烏龜為了適應不同的棲息地,慢慢發展出各種特化特徵。住在陸地上的陸龜,殼通常比較高聳,方便在崎嶇地形活動;而水龜的殼就扁平許多,游泳時更流線型。更酷的是,有些烏龜連腳掌都長得不一樣,水龜的腳趾間有蹼,陸龜的腳則像小象腿一樣粗壯。
棲息地類型 | 代表龜種 | 適應特徵 |
---|---|---|
淡水環境 | 斑龜 | 扁平背甲、蹼足 |
陸地環境 | 蘇卡達象龜 | 高拱背甲、粗壯四肢 |
海洋環境 | 綠蠵龜 | 流線型背甲、槳狀前肢 |
住在不同地方的烏龜,連吃的東西也差很多。像是生活在池塘的烏龜主要吃水生植物和小魚蝦,而陸龜就愛啃各種草類和水果。這種飲食差異也讓牠們的嘴部構造不太一樣,有些烏龜的喙特別適合咬斷植物,有些則長得像鉗子一樣方便抓魚。
講到繁殖方式也很有趣喔!海龜會千里迢迢回到出生地產卵,但很多陸龜就隨便找個地方下蛋。有些烏龜的蛋需要很長時間孵化,有些則很快就能孵出小烏龜,這些差異都是為了配合當地的氣候條件。像是熱帶地區的烏龜可能全年都能繁殖,但溫帶地區的烏龜就得把握短暫的溫暖季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