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網上熱議嘅「擦邊球 廣東 話」真係好有趣,特別係用粵語諧音玩文字遊戲嗰陣,成日會有意想不到嘅笑料。廣東話本身就多音多義,加上香港人創意無限,搞到連日常用語都可以變成令人會心一笑嘅雙關語。今次就同大家分享下呢啲玩擦邊球嘅粵語趣聞,保證你睇完會忍唔住笑出聲!
首先講下最經典嘅「溝」同「媾」字,雖然讀音一樣,但意思完全唔同。後生仔成日話「去溝女」,其實正字應該係「媾女」,呢個字仲有求偶嘅意思㗎!而家啲人亂用搞到語意都變晒,真係要跟Ben Sir學下正字先得。仲有「扑嘢」同「做嘢」呢類詞語,明明係普通動詞,但用喺特定場合就會變得好曖昧,呢啲就係粵語嘅魔力啦!
下面整理咗幾個常見嘅粵語擦邊球用語,大家睇下識得幾多個:
用語 | 正經意思 | 擦邊球意思 |
---|---|---|
食蕉 | 食香蕉 | 叫人收聲 (同英文發音相似) |
開房 | 租酒店房 | 暗示性行為 |
打飛機 | 乘坐飛機 | 自慰行為 |
吹喇叭 | 演奏樂器 | 口交行為 |
仲記得之前杜蕾斯嘅廣告咩?佢哋直接喺巴士站玩粵語諧音,將「安全」講成「安荃」,仲要配埋「全程安荃」嘅標語,真係夠晒大膽!呢啲廣告成功嘅原因,就係捉住咗廣東話嘅語音特點,令人一聽就明但又唔會太露骨。而家連youtuber拍片都成日用呢招,特別係講鹹濕話題嗰陣,用諧音就可以避免被平台ban啦!
講到發音,「擦」字本身讀「caat3」,但同其他字組合就會變出唔同意思。比如「擦鞋」係拍馬屁,「擦邊」就係遊走界線,仲有「擦膠」係台灣人講嘅橡皮擦。所以學廣東話真係要好小心,一個音調唔同就可能講錯嘢。建議大家可以上粵語發音字典查清楚,唔好學錯啲令人尷尬嘅詞語啊!
廣東話擦邊球是什麼?台灣人第一次聽到都笑了,這其實是香港朋友玩語言梗的趣味現象。當台灣人第一次聽到「擦邊球」這個詞從廣東話冒出來時,往往會先愣住兩秒,然後忍不住笑出來。因為在台灣,「擦邊球」通常是指棒球比賽中那種差點出界的球,但到了廣東話裡,它突然變成了「遊走尺度邊緣」的代名詞,這種反差萌真的超有梗!
你知道嗎?廣東話裡有很多這種讓台灣人聽了會心一笑的用語。比如「食花生」不是真的叫你吃零食,而是「隔岸觀火」的意思;「放飛機」更不是航空迷的活動,而是指「放鴿子」。這些詞彙在兩地之間的差異,就像下面這個對照表一樣有趣:
廣東話用詞 | 字面意思(台灣人視角) | 實際含義 |
---|---|---|
擦邊球 | 棒球術語 | 遊走灰色地帶 |
食花生 | 吃零嘴 | 旁觀看戲 |
放飛機 | 玩遙控飛機 | 爽約放鴿子 |
吹水 | 字面吹水 | 閒聊打屁 |
其實這種語言差異背後藏著超多文化小故事。像「擦邊球」在香港演變成現在的用法,據說是從麻將術語「食詐糊」(差點胡牌)延伸出來的,後來被拿來形容各種在邊緣試探的行為。而台灣人熟悉的「擦邊球」則是從日治時期的棒球文化留下來的,兩種用法各自發展,最後在網路時代碰撞出火花。
現在很多台灣年輕人反而會故意用廣東話的「擦邊球」來開玩笑,比如朋友在群組發了張尺度稍大的照片,就會有人回:「哇!這根本是擦邊球大師吧!」這種跨文化的語言混用,反而變成新一代的溝通樂趣。下次聽到香港朋友說「打擦邊球」,可別再以為他們在聊棒球啦!
點解廣東話咁多擦邊球?原來同發音有關
最近同班friend傾開,點解廣東話咁多擦邊球?原來同發音有關。廣東話嘅九聲六調本身就容易產生諧音,加上香港人創意無限,成日玩食字,搞到好多正經詞語都變晒搞笑版本。好似”事業線”變”事業線”咁,明明講緊正經嘢,點知聽落去就變咗第二個意思。
廣東話嘅發音特點真係好容易令人想歪,特別係以下呢幾類詞語最常中招:
原詞 | 諧音版 | 意思變化 |
---|---|---|
事業線 | 事業線 | 從職業發展變成身材描述 |
食蕉 | 食蕉 | 從吃香蕉變成粗口 |
你好嘢 | 你好嘢 | 從稱讚變成挑釁 |
其實呢啲擦邊球現象,好多時都係因為廣東話嘅入聲字同變調造成。好似”食”同”實”咁,發音差少少但意思差好遠。仲有啲詞語因為語速快,連讀之後就會變咗第二個意思。例如”唔該借借”講快啲就變咗”唔該姐姐”,搞到成班friend笑到肚痛。
香港人仲好鍾意將英文詞彙融入廣東話,呢個習慣更加助長咗擦邊球文化。好似”presentation”變咗”present叉燒”,”deadline”變咗”dead撚”,真係創意爆棚。呢啲玩法雖然搞笑,但有時都會令人尷尬,特別係喺正式場合要小心使用。
香港人何時最愛打擦邊球?這些場合超常見,其實從日常生活到職場文化,處處都能見到這種「踩界」智慧。香港地少人多,競爭激烈,大家早就練就一身「走精面」的本事,在規則邊緣游走但又不會真正犯規,這種生存技能簡直是刻在DNA裡啦!
先講講打工仔最熟悉的辦公室文化,香港人連請假都要打擦邊球。明明係想連放長假,偏偏要分開幾日請,仲要專揀星期五或星期一,變相自製長週末。老闆心知肚明但又冇證據,呢招真係用到爛都仲有人用。仲有OT報數,明明六點收工,硬係要拖到七點先走,就係為咗搏餐飯錢津貼,呢啲小聰明真係香港職場特色。
講到消費購物,香港人打擦邊球嘅創意更加爆棚。超市試食當午餐、連鎖店「借」WiFi煲劇都算基本款。最經典係年宵市場,明明寫明「不准議價」,阿姐照樣同檔主殺價殺到面紅耳赤,最後仲要成功,真係不得不寫個服字!
場合 | 常見擦邊球行為 | 香港人點諗 |
---|---|---|
職場 | 專揀週五請假搏長週末 | 「又冇明文規定唔得」 |
消費 | 試食攤位食到飽 | 「試多幾款先決定嘛」 |
公共空間 | 商場「借位」開直播賣貨 | 「又冇阻到人」 |
連排隊文化都見到香港人嘅擦邊球精神。明明地鐵閘口寫明「先落後上」,但總有人趁開門瞬間衝入去霸位。仲有茶餐廳搭枱,明明張枱寫明「四人座」,硬係要攝多張摺櫈變五人枱,伙記睇到都隻眼開隻眼閉。呢種「界乎犯規與創新之間」嘅智慧,真係得香港先培養到出嚟!